雨季一到,諸菌皆出,云南便進入了菌的童話世界。那么松塔牛肝菌有毒嗎?血紅絨牛肝菌可以吃嗎?

一、松塔牛肝菌可以吃嗎
可以吃,但是有木材的氣味,口感一般。別名:黑麻蛇菌 ,分類地位:傘菌目、牛肝菌科、松塔牛肝菌屬。夏秋季于闊葉林或混交林中地上,單生或散生。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河南、西藏、甘肅、廣東、香港、廣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松塔牛肝菌的外形特征:
子實體中等至較大。菌蓋直徑2-11.5(15)cm,初半球形,后平展,黑褐色至黑色或紫褐色,表面有粗糙的氈毛狀鱗片或疣,直立,反卷或角錐幕蓋著,后菌幕脫落殘留在菌蓋邊緣,直生或稍延生,長1-1.5cm,污白色或灰色,后漸變褐色或淡黑色,管口多角形,每毫米0.6-1個孔,與菌管同色。柄長4.5-13.5cm,粗0.6-2cm與菌蓋同色,上下略等粗或基部稍膨大,頂端有網(wǎng)棱。下部有鱗片和絨毛。孢子印褐色。孢子淡褐色至暗褐色,近球形或略呈橢圓形,有網(wǎng)紋或棱紋,8-12(15)μm×7.8-10.4(12)μm。側(cè)囊體棒形具短尖,近瓶狀或一面稍鼓起,褐色,兩端色淡,26-85μm×11-17μm。

二、血紅絨牛肝菌有毒嗎
可以食用,常見于云南市場上,拉丁學名:Boletus flammans Dick & snell,屬于牛肝菌科、牛肝菌屬,夏秋季在闊葉等混交林地上群生,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、四川、西藏、遼寧等地。
血紅絨牛肝菌的外形特征:
子實體中等至大。菌蓋直徑5-13cm,扁球形或扁平,幼時深紅或褐紅色,變暗紅或粉紅色,濕時粘,似絨毛至有小顆粒狀絨毛或呈斑塊狀紋毛,后期光滑。菌肉淺黃色,傷處變青藍色。菌管紅色,管孔黃色,凹生,傷處變青藍色。菌柄粗壯,長7-12cm,粗1-2.5cm,同蓋色,傷處變青藍色。有紅色細網(wǎng)紋或絨狀點,基部稍膨大往往淺黃,實心。孢子淺褐黃色,光滑,近柱狀橢圓形或橢圓形,9.5-14.5μm×3.8-4.8μm。

三、牛肝菌鯽魚湯的做法竅門
1、下鍋煎
要想燉出新鮮又濃郁的牛肝菌鯽魚湯,在燉魚之前,必須先將鯽魚煎一下,把鯽魚煎至兩面微黃,魚肉在油煎的過程中激發(fā)蛋白質(zhì)的析出,可去除腥味,這樣燉出的魚湯才會細膩呈奶白色,湯味更加鮮美。
2、加開水熬湯
鯽魚煎好后,立即往鍋中倒入熱水,加入新鮮牛肝菌或者干品牛肝菌,記住一定要用開水,不能用冷水。如果用冷水,會讓魚的表層的魚肉會收縮,肉質(zhì)變散,同時還可能會帶有腥味,而且不利于魚肉中營養(yǎng)的散發(fā)。
3、大火燉煮
熬牛肝菌鯽魚湯還有一個關(guān)鍵就是要大火煮沸,燉牛肝菌鯽魚湯前10分鐘要大火煮湯,以“大火濃湯,小火清湯”的原則來控制火候,要記得大火煮濃湯,小火燉清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