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(jīng)常食用牛肝菌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和細菌的侵害,同時具有很好的抗流感病毒以及預(yù)防感冒的作用。那么牛肝菌為什么要多放蒜?紅腳牛肝菌可以吃嗎?

一、炒牛肝菌為什么要多放蒜
牛肝菌是云南的特產(chǎn),當?shù)厝藗冊谑秤门8尉臅r候,之所以放大量的蒜和油,就是為了讓牛肝菌容易熟和試探有沒有毒性,雖然說沒有一定的依據(jù),但是在云南當?shù)?,云南人就是這樣試探菌子毒性的,在能吃的牛肝菌中, 見手青類的牛肝菌含有微量的毒性,只要烹飪熟透其毒性就沒有了,間接的導(dǎo)致云南人喜歡在烹飪牛肝菌的時候放大量蒜,如果蒜變黑,那么說明有毒,不能吃,如果炒熟的蒜沒有變色,那么就說明安全,可以食用。
除此之外,放蒜可以增添牛肝菌的蒜香味啊,可以讓烹飪出來的牛肝菌更好吃,而且蒜具有殺菌的作用,對桿菌、球菌、真菌和病毒都可以達到非常不錯的抑制作用。另外,蒜含有的大蒜素,自帶的天然辣味可以有效抑制陰道內(nèi)過度生長的白色鏈球菌。

二、紅腳牛肝菌有毒嗎
有小毒,不能食用,對部分腸胃敏感者食后有嘔吐現(xiàn)象。分類地位:傘菌目、牛肝菌科、牛肝菌屬,多見于殼斗科林地以及針、闊葉混交林地,主要分布在新疆、臺灣、四川、云南、福建、廣西等地。
紅腳牛肝菌的外形特征:
菌蓋寬7-15(20)cm,初半圓形,后平展,或微中凹,蓋緣微呈波紋形,很少平整。菌表幼時微黏,初有絨毛,后平滑或有不規(guī)則裂斑,蓋表色澤變異很大,磚紅色,櫈紅色,橄欖紅色,紅褐色,傷后呈污褐色。蓋肉厚1-2.2cm,肉質(zhì)堅脆,黃色,淡黃色,近管處微呈粉紅色,傷后變藍。菌肉生嘗無明顯味道,微酸,聞之有牛肝菌香氣。菌孔單孔型,管口初淡黃色,后深黃色,最后呈深紅色,磚紅色,褐紅色,傷后變藍。菌柄柱形,等粗或上部較細,中下部漸粗。長5-15cm,粗1.5-4cm。上部黃色,洋紅色,中下部紅色漸深?;垦t色,柄表具毛絨狀斑點,后期近于光滑,柄肉黃色,傷后呈暗紅色,磚紅色,紅褐色。柄上部具縱長繼續(xù)的條紋,未見網(wǎng)紋。柄基菌絲乳白色。

三、見手青有多少種
云南省是野生菌王國,同樣也是牛肝菌的王國,云南省有226種以上的牛肝菌品種,而見手青就是牛肝菌中的一種,見手青在受傷后其菌肉顏色會變成靛藍色、綠色。見手青包括:
1、粉見手:粉蓋牛肝菌、紅腳牛肝菌、粉被牛肝菌等。
2、紅見手 :血紅牛肝菌、火紅牛肝菌、紅腳牛肝菌、磚紅絨蓋牛肝菌等。
3、黃見手 :黃褐牛肝菌、華麗牛肝菌、黃柄牛肝菌等。
4、黑見手 :茶褐牛肝菌、褐蓋牛肝菌等。
5、紫見手 :紫牛肝菌、褐紫牛肝菌等。
在2021年由科學(xué)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國西南地區(qū)常見食用菌和毒菌》一書中,在其第一節(jié)“牛肝菌類”中,共列出了13種會出現(xiàn)傷后變藍,但為安全可食用的牛肝菌種類 ,包括了常見的黑牛肝菌(暗褐脈柄牛肝菌,Phlebopus portentosus)、褐牛肝菌(茶褐新牛肝菌,Neoboletus brunneissimus)、黃癩頭(褐孔皺蓋牛肝菌,Rugiboletus brunneiporus)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