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肝菌是一種珍貴的食材,也是一種世界著名的食用菌,味道香甜可口,可以用多種方法烹制,是一種頗受歡迎的食材。那么乳黃粘蓋牛肝菌可以吃嗎?黃粘蓋牛肝菌中毒癥狀?

一、黃粘蓋牛肝菌的中毒跡象
黃粘蓋牛肝菌是可以食用的牛肝菌,只要完全烹飪熟透吃,那么不會出現(xiàn)中毒的跡象,可以放心食用,我們在烹飪黃粘蓋牛肝菌的時候,一定要煮熟透才吃,不要吃半生不熟的牛肝菌,在炒牛肝菌的時候中途不要試吃沒有烹飪熟透的牛肝菌。
黃粘蓋牛肝菌一般夏秋季在鐵林、云杉、冷杉、高山松等針葉林及混交林地上群生或散生。其產(chǎn)地主要在黑龍江、陜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。
形態(tài)特征:子實體一般較小。菌蓋直徑3-6cm,初期扁半球形,后期扁平且中部稍凸起,表面黃色,粘,光滑。菌肉淡黃色,稍厚,傷后不變色。菌管層直生或稍延生,蜜黃或橙黃色。菌管口較大,角形,直徑2mm左右。菌柄近圓柱形,黃白至淡黃色,長3-6cm,粗0.5-1cm,頂部有細(xì)網(wǎng)紋,布暗褐色腺點,內(nèi)部松軟至變空心,基部稍膨大,其上部有易脫落的淡黃色膜質(zhì)菌環(huán)。孢子淺黃色,光滑,不正形,橢圓形,8.9-13μm×3.3-5μm。管緣和管側(cè)囊體,26-70μm×4.5-5.1μm。

二、乳黃粘蓋牛肝菌能吃嗎
不能吃,乳黃粘蓋牛肝菌具有輕微的毒素,帶有一定的毒性,食用后會引起拉痢,因此不要吃乳黃粘蓋牛肝菌。我們在選擇吃牛肝菌的時候,一定要選擇可以食用的牛肝菌類,也就是市場上或者網(wǎng)上購物平臺可以購買到的牛肝菌類,一般能進(jìn)入市場銷售的牛肝菌類都是比較安全的,千萬不要獨自上山自己采食不認(rèn)識的牛肝菌。
乳黃粘蓋牛肝菌喜歡生在松林地上,叢生或群生。產(chǎn)地主要分布在廣東、香港等地。
形態(tài)特征:子實體小或中等。菌蓋直徑3-8cm,扁半球形至近平展,中部凸起,幼時近白色,淡黃色,漸變黃色至黃褐色,光滑,粘至很粘,蓋邊緣延伸,表皮可剝離。菌肉淺黃色,蓋中部厚而靠邊緣薄,傷時不變色或較長時間后變淺褐色,無明顯氣味。菌管初期乳白色至乳黃色,后期變黃褐色。管長6mm左右,在菌柄上稍延生,易剝離,傷處不變色。菌孔圓形或近角形,每毫米2-4個。管孔口在初期有乳白色汁液滴,干后成污色顆?;蚝诤稚∠冱c。菌柄中生或稍偏生,近圓柱形,長2-5cm,粗0.5-1cm,內(nèi)部實,表面乳黃色至黃褐色,似有絨毛。孢子印褐色。孢子光滑,淡褐色,長橢圓形,7-10.2(12)μm×3-4.5(5)μm,含有小油球。管緣囊體多叢生,棒狀,帶黃色,33-19μm×4-7.5μm。

三、吃了有毒的牛肝菌的中毒癥狀
我們都知道牛肝菌的種類有非常多種,可以分為可以食用的牛肝菌、不能食用的牛肝菌,而不能食用的牛肝菌說的就是有毒的牛肝菌,吃了這一類的牛肝菌會出現(xiàn)明顯的中毒跡象,因為我們不要上山采食不認(rèn)識或者看著好像認(rèn)識的牛肝菌,獨自上山或者和專門的菌農(nóng)上山采摘牛肝菌,也不要隨便吃不認(rèn)識的菌類或者觸摸。
吃了有毒的牛肝菌,可導(dǎo)致肢體無力、身體疲勞、惡心、嚴(yán)重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水樣便。少數(shù)患者可腹瀉數(shù)天,會出現(xiàn)頭痛、頭暈、嚴(yán)重嗜睡、昏迷等意識障礙,或者突出表現(xiàn)為神經(jīng)和精神的癥狀,比如頭痛、頭暈、眼球震顫、瞳孔散大、精神興奮,行為紊亂、幻覺、幻聽、譫語等。個別患者可能伴有心率增加、血壓降低以及肝和腎功能衰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