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肚菌為馬鞍菌科羊肚菌屬珍稀的食、藥兩用真菌,早已被收錄在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書中。那么羊肚菌怎么洗才沒有沙子呢?一個干羊肚菌有多少克呢?

一、怎樣才能洗干凈羊肚菌的沙
新鮮羊肚菌的沙和土主要來自于其菌腳上的泥和褶皺里面的沙,一般都非常的好處理,將泥腳用刀削去,然后用清洗沖洗幾次,就可以將褶皺里面的雜質(zhì)洗出來,如果是人工種植的羊肚菌,有些在出售的時候已經(jīng)是去了泥腳的,褶皺里面也沒有什么沙土,用清水沖洗幾次就可以干凈。
干羊肚菌的處理方法也和新鮮羊肚菌類似,只要將泥腳去掉,然后用45度的溫水浸泡30分鐘,然后再用清水沖洗,就可以將褶皺里面的雜質(zhì)洗出來。

二、1個干羊肚菌有多少克
1-3厘米的干羊肚菌一個大概1克,3-5厘米的干羊肚菌一個大概2-3克,5-7厘米的羊肚菌一個大概4-5克。
新鮮羊肚菌一個大概5-6克,大小不同,克數(shù)不同。

三、多少度才適合羊肚菌生長
不是任何溫度都可以長出羊肚菌,只有在適合的溫度下才可以長出羊肚菌,羊肚菌菌絲生長的溫度范圍為18-22℃,適合孢子散發(fā)的溫度為15-18℃,孢子萌發(fā)的合適溫度為18-22°C,子實體可在10~22℃生長,最適于15-18℃,晝夜溫差很大,可促進(jìn)子實體的形成。
除了溫度之前,濕度、光線、氧氣、土壤等都非常的重要,缺一不可,氧氣對羊肚菌的生長和發(fā)育至關(guān)重要,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.3%,羊肚菌子實體生長緩慢,變形甚至腐爛。
羊肚菌適合種植在沙壤土、棕壤和深棕壤河床砂質(zhì)土壤中,中性或弱堿性的土壤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長,pH需要在6.4至7.8的范圍內(nè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