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量少、熬夜,很容易出現(xiàn)身體沉重、乏力疲憊、頭昏、濕氣重等癥狀,因此可以多喝一些去濕的湯。那么羊肚菌排骨薏米湯怎么做營養(yǎng)呢?有哪些做法竅門?

一、羊肚菌排骨薏米湯的做法
食材準備:干羊肚菌、排骨、薏米、鹽、姜、蔥
做法步驟:
1、干羊肚菌用流水沖洗干凈,再用45度的溫水浸泡30分鐘,浸泡好的羊肚菌取出,浸泡的水取干凈部分備用;
2、薏米洗干凈,提前浸泡三四個小時;姜切片,小蔥挽結;排骨清洗干凈,焯一下水,撈出用清水洗干凈,去掉血水;
3、砂鍋內(nèi)放入適量清水以及浸泡過羊肚菌的水,放入羊肚菌、排骨、姜片和小蔥,大火煮開后轉(zhuǎn)小火,20分鐘后放入薏米,再次開鍋后,轉(zhuǎn)小火慢燉1個小時,關火前5分鐘放鹽調(diào)味即可。

二、羊肚菌排骨薏米湯的技巧
1、食材選擇要新鮮
只有新鮮的食材經(jīng)過烹煮才會盡顯本身的鮮味。選擇好的排骨,最好是排骨邊或尾椎段的,排骨湯之所以好喝,是因為熬出了排骨的骨髓營養(yǎng)。含肉較多的肌部排骨不適合熬湯。
2、不要添加太多香料
燉羊肚菌排骨湯不要添加太多香料,因為羊肚菌自帶天然的鮮味,太多的調(diào)味料只會掩蓋和破壞羊肚菌的鮮美,加入少許辛香料去腥解膩就足夠了。
3、小火燉煮
小火熬煮可以讓排骨的含氮浸出物,也就是蛋白質(zhì)受到影響。所以熬煮效果比較理想,慢火熬出來的湯不僅味道鮮美,而且營養(yǎng)物流失少。好喝離不開小火熬煮。

三、羊肚菌排骨薏米湯久煮可以嗎
不能,很多人總認為燉煮時間越長,骨頭中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溶出就越多,營養(yǎng)價值就越高,其實這是一個誤區(qū)。因為骨頭中的鈣主要以磷酸鈣、碳酸鈣等形式存在,燉煮時間再長也很難熔化。
其次,隨著燉煮時間的延長,骨頭湯中的蛋白質(zhì)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;再者,長時間燉煮還會使骨頭和骨髓中的脂肪大量溢出,導致湯內(nèi)的脂肪含量高,喝了這樣的湯,不利于身體的健康,而羊肚菌、薏米長時間的燉煮,會導致其營養(yǎng)成分流失,破壞其口感,最佳的煮湯時間是1-1.5個小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