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黑松露外形丑陋,但是剖開卻是讓人心醉的美妙紋路;雖然體格小、產(chǎn)量少,但貴比黃金。那么什么樹底下有黑松露呢?有黑松露的地方有蘑菇嗎?

一、有黑松露的地方就有蘑菇嗎
沒有,因為當(dāng)黑松露開始進入成熟期時,周圍的草就會漸漸地全部枯萎死亡,直徑范圍1米以上,土壤外露,猶如燒焦的土地。即使是生命力極強的紫莖澤蘭都難以生長。因此,長黑松露的土地上是不會有蘑菇生長。
黑松露的這種現(xiàn)象從春天橡樹須根上開始長出松露菌根時就可能開始出現(xiàn),但當(dāng)樹下不再生長松露的菌根時,植被又會在原來燒焦的土地上重新生長。所以有學(xué)者大膽猜測是松露與松樹、橡樹產(chǎn)生共生關(guān)系后釋放的某種荷爾蒙摧毀了其他植物,或者是松露菌絲可能釋放了某種抗菌劑,但種種說法始終沒有得到過科學(xué)證實。

二、什么樹下有黑松露
黑松露和蘑菇一樣,其實就是一種菌類,但與其他菌類不同,它的生長過程全部在地下完成,不靠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,無法獨立存活,所以需要依靠與樹根共生,吸取有機物才能得以生長。
在歐洲,黑松露的共生樹以橡樹為主,其他有榛樹、椴樹,櫸樹、樺樹、松樹、白楊,在它們的根部,也能找到松露。除了樹木外,松露對于氣候和土壤都有相對嚴(yán)苛的要求,其三大主要產(chǎn)區(qū)意大利、普羅旺斯、西班牙皆位于地中海北部,屬于典型的地中海氣候,夏季炎熱干燥,冬季溫和多雨,土壤弱堿性的石灰土。云南的氣候和此非常相似,所以松露才能得以生長。

三、松露的發(fā)展史
1、公元前3000年
最早關(guān)于松露的記述,是用楔形文字寫成的。在蘇美爾人對其敵人亞摩利人飲食記錄中,首次出現(xiàn)了松露的字眼。
2、公元4世紀(jì)
以古羅馬美食家阿皮基烏斯命名,現(xiàn)存最早的食譜書《Apicius》,記錄了 6 種烹飪松露的方式。
3、中世紀(jì)
中世紀(jì)的宗教認為,來自地下的松露是不祥的、不可被食用的,這一時期被禁食。直到教皇克萊芒五世時期,才解除禁忌。
4、17世紀(jì)
大航海期間,由于歐洲對東方香料的狂熱,松露逐漸被冷落。香料熱過后,大廚們才開始追求食材本味,有著特殊香氣的松露逐漸被接受,慢慢回到餐桌。
5、1711年
法國植物學(xué)家第一次將松露定義為一種蘑菇。是的,在此之前人們一直不知道松露到底是何方神圣。
6、18世紀(jì)末19世紀(jì)初
松露進入全盛時期,產(chǎn)量極高。意大利美食家 Pellegrino Artusi 在《Science in the Kitchen and the Art of Eating Well》中,將松露的做法記錄為家常食譜。
7、兩次世界大戰(zhàn)
這一期間松露產(chǎn)量最低,很多原產(chǎn)地也遭到破壞。1954 年,為了感謝在馬歇爾計劃中實施人道主義救援的美國,意大利把當(dāng)時最大的白松露(重約 540 克)贈予杜魯門。
8、近幾十年
松露重回人們的視野和主廚的餐桌,松露的營養(yǎng)價值也逐漸被發(fā)現(xià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