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保存松露,需要用原產(chǎn)地的泥土包裹好,烹飪前再擦拭表面泥土,以細流沖洗干凈。那么有松露的地方有什么特征呢?松露的形態(tài)特征?

一、松露生長的地方有什么特征
1、土壤特征
能生長松露的土壤一定是堿性,而且是石灰質(zhì)地形區(qū)。
2、樹種特征
能生長松露的樹種有云杉樹、松樹、櫟樹(橡樹)、板栗、榛子、白楊樹、柳樹、椴樹等樹種。
3、枯萎怪圈
當(dāng)松露開始進入成熟期時,周圍的草就會漸漸地全部枯萎死亡,直徑范圍1米以上,土壤外露,猶如燒焦的土地。即使是生命力極強的紫莖澤蘭都難以生長。這種現(xiàn)象從春天橡樹須根上開始長出松露菌根時就可能開始出現(xiàn),但當(dāng)樹下不再生長松露的菌根時,植被又會在原來燒焦的土地上重新生長。

二、松露有哪些形態(tài)特征
1、整體特征
松露子實體如塊狀,小者如核桃,大者如拳頭。幼時內(nèi)部白色,質(zhì)地均勻,成熟后變成深黑色,具有色澤較淺的大理石狀紋理。
2、具體特征
松露子實體中等大。直徑1.5~10cm,近球形或不規(guī)則塊狀,黃褐色或紅褐色,成熟后色變深或暗褐色,表面有無數(shù)由3~5個角錐組成的小疣,頂端鈍,寬2~3.5mm,高1~1.5mm。
孢體灰白色,具乳白色大理石狀脈紋,逐變?yōu)榈只蚝诤稚?,髓層和脈紋常通向子囊果表面的開口處。子囊球形至近球形,具柄狀基部,含1~4個孢子。孢子無色至褐色,表面正視區(qū)有網(wǎng)格,橢圓形。
3、形狀特征
松露的形狀由其生長的土地決定,在柔軟的土質(zhì)里會長得會比較圓,若在堅硬、多石的有很多根系的土壤里生長,表面多結(jié)塊狀。

三、松露需要去皮吃嗎
不需要。過去食用松露時會去皮,但是由于價值實在金貴,所以現(xiàn)在多用于研磨。只需要一點點松露碎,菜肴的味道便會整體提升。研磨的松露可以撒入煎雞蛋、意面、燴飯、烤面包片,甚至是雞尾酒當(dāng)中。
切片以后的松露能給人更滿足的滋味。松露和其他菌菇不同,不適用于油炸,需要慢慢少油煎烤。切片的松露還能和鵝肝、披薩搭配出非常融洽的口感。松露季很短,整顆價值珍貴。為了一年四季都能嘗到松露的味道,更多衍生品也在市場上流行起來,比如松露醬、松露油、松露鹽、松露蜂蜜等,味道也很濃郁。